隨著交通法規(guī)的逐漸完善,各種各樣的指示線出現(xiàn)在我們生活中。開車上路我們總會看到路上有很多線,單的、雙的、實的、虛的、白的、黃的等等,這些指示線一方面使我們的出行變得更加規(guī)范和安全,但是另一方面也會讓很多人弄不清,有的時候因為疏忽,就會壓上或者越過,而一旦這個場景被攝像機拍下就免不了一張罰單。小編今天用圖片和文字的方法對路面上的標志線進行了詳細的講解,無論你是剛剛拿到駕駛證的新手司機,還是開過多年的老司機,都可以好好看看留下以備后用!
三分鐘停車線
在臨時停靠的路邊上設有虛實結(jié)合的邊線,并在上面標注“3分鐘”的字樣,也就是只允許停3分鐘的意思!跋迺r3分鐘臨時停車位”,交通管理局結(jié)合實際情況,一方面減少和杜絕亂停車,另一方面,增設停車位,緩解停車難的問題,要注意的是:這種臨時標線一旦停車超3分鐘或不按規(guī)定?,將扣3分罰款200元!比如接送朋友或臨時停車,去便利店買東西、ATM取款等時間短暫的事情時在三分鐘內(nèi)完成。否則,被抓拍到的話是要罰款200元扣3分!車主們可一定要看好這個新標線。
減速標線
減速標線分為橫向減速標線和縱向減速標線,一般設在收費站廣場、出口匝道和其它需要減速的路段,用于提醒駕駛員減速慢行。值得注意的是,菱形標志也是提醒車輛減速的意思。
導向車道線
導向車道線是引導方向的車道標線,目的是明確行車方向,各行其道。假如不小心走錯了,千萬不能強行跨越實線,只能將錯就錯繼續(xù)行駛,不然罰款和扣分是必然的。
白色實線和虛線
白色的標線是分隔同向行駛的車道,其中白色虛線可以進行越線變道的操作;而白色實線則不允許越線行駛。
黃色實線和虛線
黃色實線分為單黃線和雙黃線,是區(qū)分不同方向的車道,一般設在道路中央。車道少的道路上用的是單黃線,車道多的道路上用的是雙黃線。無論單黃線還是雙黃線,都是嚴禁跨越、壓線行駛、超車和掉頭的。黃色虛線和黃色實線的作用是一樣的,也是用于區(qū)分不同方向的車道。但是黃色虛線是可以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進行借道超車或掉頭的。
停止線
停止線一般設在路口斑馬線前的橫向線。如果紅燈亮起時,車輛應當停在停止線后,壓線和越線都是屬于違規(guī)行為。
導流線
導流線也是出現(xiàn)在路口、匝道或掉頭車道的指示標線,引導車輛按規(guī)定的線路行駛,導流線覆蓋的區(qū)域是不能隨意壓線或越線行駛的,更是禁止停車的。
禁停線
在十字路口或者重要單位出口,都會有黃色網(wǎng)格組成的區(qū)域,該區(qū)域就是禁止線,是禁止停車的。
公交車專用道
公交車專用道,通常會在地面用漢字標出,公交車專用道是專供公交車行駛。如果占用公交車車道,罰款扣分一樣都不會少。
公交站標線
公交車前后30米范圍都是禁止停車區(qū)域,如果看到上圖的標線區(qū),那就是公交車標線,千萬不要為了到公交車站去接人而臨時停車,如果被交警叔叔逮到會罰款的。
中心圈
設置在交叉路口中心的白色圓形或菱形區(qū)域,車輛不得壓線行駛。
路面寬度漸變線
車行道寬度漸變段標線 用以警告車輛駕駛?cè)寺穼捒s減或車道數(shù)減少,應謹慎行車,并禁止超車。
下面我們再說說以上的這些線在馬路上哪幾種線是不能壓的,請各位車主務必要注意,全國各地交管部門對于違反禁止標線指示違章的處罰并不一致,有的地方是“罰款+扣分”,有的地方是“只罰款不扣分”。此外,各地的罰款金額也并不相同,最低為100元,最高為200元,全國多數(shù)地方的處罰是扣3分,罰款200元。
一、白色實線不能壓
白色實線的作用是分隔同向車道,通常施劃在交叉路口的交通燈前。不少人開車壓線違章被拍,壓的基本上就是這種標線。
二、單黃實線不能壓
單黃實線的作用是禁止雙方向車輛越線或壓線行駛。單黃實線一般施劃于單方向只有一條車道或一條機動車道和一條非機動車道道路、有其他危險需要禁止超車的路段。
三、雙黃實線不能壓
雙黃實線的作用和單黃實線一樣,也是禁止雙方向車輛越線或壓線行駛。雙黃實線一般施劃于單方向有兩條或兩條以上機動車道,而且沒有設置實體中央分隔帶的道路上。
四、禁停網(wǎng)格線不能壓
禁停網(wǎng)格線施劃于易發(fā)生因臨時停車造成堵塞的交叉路口、重要單位出入口及其他需要設置的路口等。任何車輛在禁停網(wǎng)格線上停車(包括停車等候交通燈),都屬于違章行為。
五、導流線
導流線通常出現(xiàn)在具有復雜行駛條件的路口、匝道、掉頭車道等位置,其作用是引導車輛按規(guī)定路線行駛。
總結(jié):以上這些內(nèi)容都是車友們開車時必須要知道的一些標線,大家一定要重視起來,避免因為一時的疏忽導致出現(xiàn)違章行為被扣分罰款。所以在我們?nèi)粘q{駛中還是要謹遵交通法則的,一旦壓線被拍,那就會判定為不按規(guī)定的車道行駛,200元 3分就沒有啦。